【#經濟粉條】
對折扣的誘惑難以抗拒,兩個原因,
解釋人們為何被折扣誘惑
最近有一家大型生活用品連鎖店要歇業了,
祭出了「封館出清,全館79折」的折扣,
那天剛好從門口經過,懷著好奇心與撿便宜的心態
就和老婆到裡面去採買了一番,
結帳的時候,發現竟然買了3千多塊,
我們都嚇了一跳。
曾經,有一家百貨公司的高層,
使用了一個經營的手法:
「將商品的價格提高,
再透過折扣、特價、優惠券等等
促銷手法來刺激消費。」
此招一出,百貨公司的業績馬上直線飆升,
過了幾年,高層突然想改變策略,
改用了另一個經營的手法:
「公正定價,
不使用折扣、特價、優惠券等等花招,
目的是對顧客更透明、更誠實、不操弄。」
結果實施不到一年,百貨公司嚴重虧損,
高層被迫下台,換上新的高層後,
馬上就把商品價格提高了60%,
然後搭配折扣、特價、優惠券等等
促銷手法來挽救這一年來的虧損,
結果,同樣的套路,還是一樣管用,
馬上就終結了公司的虧損。
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
《原因一》:「凡事都是相對的」
大家可以思考看看,
一件定價600元並且不二價的衣服,
和一件定價1000元並且打6折的同一件衣服,
在大家心裡是否是一樣的?
大部分人一定會覺得1000元打6折,
「省下來」的那400元是「賺到」的。
永遠記得,不管選擇哪一個,
「花出去」的錢,就是600元,根本沒任何差別。
《原因二》:「比較越容易,選擇越快速」
當一件商品在促銷、特價的時候,
人們的思考會更快速,思考會較不謹慎,
一下子就跳進了商人的圈套。
永遠記得,商人是不做虧本生意的,
自以為「撿到便宜」的同時,
有人正在背後開心的數著鈔票呢。
建議大家進賣場前先列一張「採買清單」,
一進去賣場就「只買」採買清單上的物品,
所有其他不在清單上的東西,
不管它是不是正在折扣中,「都不能買!」,
千萬不要催眠自己:
「反正這個東西以後也用的到,
現在剛好在特價,何不先買來放著。」
多想想「花掉的錢」,少想想「省下的錢」。
大家有沒有什麼「少花錢」的撇步呢?
#永康街登陸土星土耳其咖啡